讲座题目🚣♀️:GIS的未来🌌🌀:智慧GIS 主讲人:李德仁 院士 主持人🕴🏼:刘 敏 开始时间:2019-10-18 10:0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B101报告厅 主办单位:地理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李德仁院士,1939年12月生,汉族,江苏泰县人🏬。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获学士学位🧁🦻🏽,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11月,获瑞士苏黎士联邦理工大学名誉博士。1991年10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10月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4月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上世纪80年代⌚️,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命名为“李德仁方法”💛。1985年,提出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解决了测量学的一个百年难题。90年代以来👜,提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推进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3S)的集成与应用💬。进入21世纪,倡导和推进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运营🧑🏽🚀,提出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与理论,推进数字地球和智慧地球的建设🪪。培养的5名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650余篇,著书11部🐫,有30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德国“汉莎航空测量奖”等,其中4项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湖北省最高科技成就奖,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Samuel Gamble奖和荣誉会员等个人荣誉➛。 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科院地学部副主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中国图形图像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现任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顾问🤩、国家航天专家组成员🌙、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总参科技顾问👩🏿、高分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副组长👨🏽⚕️🚴🏼♂️。同时🧛🏼🦹🏻♂️,在国际上还担任过亚洲GIS协会创会会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三、六专业委员会主席,瑞士苏黎士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工大客座教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客座研究员等兼职🤸🏻♀️🐜。 报告内容: 本报告简要回顾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历史发展、现状与未来🦹🏽♀️。从最早模拟GIS发展到桌面GIS🛸,又随互联网兴起进入互联网GIS时代。在云计算🧑🏿🔬、大数据🧈、传感网时代🏎,GIS迎来了未来走向智慧GIS时代的机遇。主要体现在无所不在的传感器能提供各种数据流,在系统中通过动态管理🧑🏿🦲、实时分析👩🏻🚒,使静态GIS进入动态、实时的新时代。这项技术支持二维GIS地图应用发展到三维GIS实景地图应用🦵🏽,再到虚拟地球和虚实结合的智慧地球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