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1 | 车联网智能在线分析系统 | |||||
技术类别🫰🏼:□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环保与新能源□先进制造与新材料 | ||||||
负责人 | 王江涛 | 联系人 | 朱立峰 | |||
电 话 | 021-62232323 | 邮 箱 | lfzhu@kj.ecnu.edu.cn | |||
展 品 简 介 | 本产品由上海光辉娱乐平台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技术团队🦹🏿♂️,基于自主的智能终端开发技术、汽车总线适配技术和云数据分析技术研制,并通过上海华元创信软件有限公司产业化🫳🏽。本产品聚焦汽车研发🧏🏽♂️、生产、测试等智能制造过程,为整车制造商和汽车电子企业,提供有关车辆总线的在线诊断、刷新⛹🏿、分析等功能的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系统。 本产品已得到UAES🧑🏿✈️、BOSH、上汽、Continental等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应用〰️。 (图一 智能终端工具包) (图二 分析诊断软件) | |||||
应 用 领 域 |
| |||||
专 利 情 况 | 邮箱 | lfzhu@kj.ecnu.edu.cn | ||||
展 品 简 介 | 单光子探测技术可将光信号探测灵敏度提升至量子极限👀,已成为空天技术发展中最核心的基础元器件之一🛻。量子探测仪器科研团队掌握先进的尖峰噪声抑制和微弱信号处理技术,单光子探测器可达最高35%量子效率,工作速率kHz ~ 200MHz连续可调,暗计数小于1×10-5/门🦮,性能指标国际领先。科研团队发展的亚饱和模式的新型单光子探测方法,提高单通道单光子探测的饱和计数率🛌🏽;发展偏振相位差分调控光子时分复用的新方法,以及时分复用多通道高速单光子探测新技术🤽🏻♀️,突破实现工作频率超过 10GHz 的高速单光子探测器件;发展室温工作的单光子探测方法,基于亚饱和模式单光子探测方法,减低室温单光子探测暗电流的影响🌋;发展低时间抖动的、室温工作的高速单光子探测技术,以及时分复用的超高速(大于 10GHz)室温单光子探测阵列方法与技术等。该产品具有低误记数率、噪声抑制技术🫰🏼、高集成度、高量子效率、高可靠性等诸多优异性能。本次将展示该团队自主研发的近红外单光子探测器(模型)。 | |||||
应 用 领 域 | 高分辨率光谱测量、高速现象检测、精密分析、非破坏性物质分析🌩、大气测污🤳🏻、生物发光🧚🏿、放射探测、高能物理💁🏿♀️、天文测光、光时域反射🧊、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弱光信号检测、超灵敏光谱检测🦧、量子保密通信等众多领域👨❤️💋👨。 | |||||
专 利 情 况 |
|
项目30 | 介孔量子材料 | |||
技术类别🏞🫀:□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环保与新能源■先进制造与新材料 | ||||
负责人 | 曾和平 | 联系人 | 朱立峰 | |
电话 | 邮箱 | lfzhu@kj.ecnu.edu.cn | ||
展 品 简 介 | 在生态环境👨👨👦🦶🏼、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受限于光谱响应范围,目前常见的商业光催化剂仅能在紫外光波段实现高效降解🧑🏿🎨,对于太阳光中的可见光以及近红外光几乎无响应🐝,这导致光催化剂的应用环境受到极大限制🧚🏿。介孔量子材料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可见光响应介孔光触媒技术,是一种通过吸收利用太阳能进行有害气体分解🍙👅、水体净化及杀菌消毒等应用于环境治理的技术,被誉为“当今世界最理想的环境净化技术”♑️。科研团队在该技术基础上研制出多种介孔光催化材料🌬🔓。不同于传统光催化技术仅在紫外光条件下工作,可见光响应介孔光催化材料,能够利用太阳光(200-1100 nm)实现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只要有光该材料就能持续发挥光催化作用👨🏽🍼;传统光催化材料比表面积小,吸附有机物污染量少📟,降解效率低,本项目将介孔材料与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技术结合🍎,实现了快速吸附污染物分子,并快速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远优于传统光催化材料。科研团队已开发出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介孔量子光催化纤维网☯️⛅️、光催化人工植被,研制出室内空气净化的光催化除甲醛喷雾、祛味灵,可实现室内弱光分解甲醛、增加室内负氧离子;研制出对人体安全的光催化除菌溶液及喷雾产品🏋️♀️,可广泛用于医院、学校、商场、公共场所、制药化工、公共交通等。本次展会将展出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介孔量子光催化荷叶(实物)、光催化除甲醛喷雾(实物)、祛味灵(实物)、光催化除菌喷雾(实物)。 | |||
应 用 领 域 | 空气净化🎫、自净化、医疗卫生、农业、防臭消臭🏌🏿♂️、水净化等多个领域🤹🏽♂️。 | |||
专 利 情 况 | (1)“一种辉光放电电解二氧化钛溶液的污水净化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611020356.7,已授权,上海光辉娱乐平台); (2)“灰色还原型二氧化钛纳米混晶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711043691.3,已授权,上海光辉娱乐平台)🦶🏻☸️。 (3)“辉光放电合成纳米粒子的装置”,(中国发明专利,201720082548.4,已授权🛂,上海光辉娱乐平台)。 |
项目31 | “VR+药效团”虚拟筛选系统 | |||
技术类别💉:■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环保与新能源□先进制造与新材料 | ||||
负责人 | 何高奇 | 联系人 | 朱立峰 | |
电 话 | 021-62232323 | 邮 箱 | lfzhu@kj.ecnu.edu.cn | |
展 品 简 介 | “VR+药效团”虚拟筛选系统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系统🫴🏿,目标是创新药物研究🥕、显著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涉及药物设计🙇🏽♂️🔖、算法优化🖐🏼、计算机图形学和人机交互等交叉领域知识🏊🏼♀️。 “VR+药效团”虚拟筛选系统展现了基于药效团的虚拟筛选的核心流程,实现药效团位置的准确计算、打分函数值的实时更新以及小分子筛选操作💇🏼♂️。微观分子三维结构解析和可视化🪗🎅🏼、VR场景渲染交互和药效团模型使用户能无缝感知微观世界,实现沉浸感VR体验。 | |||
应 用 领 域 | 新药设计;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教学 | |||
专 利 情 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