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已发布𓀐。请各院系及时组织申报,并于2021年12月7日前将申报信息发至ytxu@admin.ecnu.edu.cn以便审核申报条件及协助后续网上填报🥖。所有申报意愿信息以科研秘书邮件为主,不受理个人或口头申请👌🏼,逾期恕无法受理🦖。
光辉平台联系人👳🏻:许宇田、王华
电话:021-54836157, 62233174
关于发布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沪科指南〔2021〕39号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主题项目
方向1: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题目不得调整,可增加副标题)
题目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内涵、标志与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围绕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从形成基本框架体系向实现功能全面升级的新使命、新要求✋🏽,研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的内涵🥺、主要标志,构建核心功能的跟踪评价体系。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
题目2: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研究
研究内容:构建《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体系,围绕规划的主线、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跟踪评估🏇🏽,开展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中期评估🧗🏼,研究提出调整优化的有关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
题目3:上海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研究
研究内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厘清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内涵🧜♂️、基本框架与运行体系🔖,剖析上海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体系的短板与不足🎰🔎,研究提出基础制度改革的方向与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
题目4👩🏻🚀:战略导向型基础研究组织模式与评价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研究战略导向型基础研究的问题发现与提出机制,基于上海的基础与优势⤴️,提出基础研究重大方向凝炼、组织实施👩⚖️、经费投入、项目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主要路径与政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方向2🚞:高质量科技供给(题目不得调整,可增加副标题)
题目5:上海培育未来产业新动能研究
研究内容: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分析新科技赋能和新产业融合为上海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研究提出上海加快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重大技术突破🧬,支撑未来产业培育和扩增的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
题目6🔓🙇🏽:新发展格局下上海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机遇研究(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的细分领域为例)
研究内容🈵:分析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在重点细分领域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与新挑战,把握主要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提出上海在相关领域精准发力的主攻方向📮、实施路径、人才需求🙍🏽♀️、政策举措等有关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7:上海重点领域创新联合体组织模式与路径研究(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或其细分领域为例)
研究内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细分领域🪂,通过典型案例调研,梳理重点领域创新联合体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分析联合体中科技领军型企业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和组织平台优势打造跨领域、大协作创新基地的主要做法与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8🤌🏽:提升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助推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发展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分析大学科技园在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中的地位与主要作用,就上海如何打造一批学科特色鲜明🏒、技术优势明显✍🏽、创新要素集聚🗝、服务功能完善的大学科技园示范园🤷♀️,推动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高水平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9🧑🏻🦼➡️:上海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力与能级提升研究
研究内容:对上海科技型企业群体的创新活力与能级的现状开展调研,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围绕强化在沪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更多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群体等🍪,研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方向3: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题目不得调整,可增加副标题)
题目10:上海高水平科技人才高地建设的目标与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析上海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高地面临的现实需求、现状与问题💉𓀂,研究提出建设目标、实施路径与有关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11:加强上海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的研究
研究内容:梳理发达国家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及创新人才培育经验💇🏻,分析上海战略科技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方面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战略科技人才精准识别✍🏻、科学遴选和梯次培养的机制、模式与有关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12🍏🙋🏼♂️:上海构建国际科技人才全周期服务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全面分析上海在国际人才引进使用、事业发展👩❤️💋👨、服务保障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提出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营造国际人才近悦远来引才环境的有关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13:上海培育交叉融合创新团队的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把握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态势🤴,对标国际现行规则和标准,分析上海在交叉融合创新团队引进、培育与配套支持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优化完善交叉融合创新团队配套支持机制与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14:上海急需紧缺科技人才的引育与使用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细分领域🫅,对上海急需紧缺科技人才现状开展深入调研𓀆,从现实需求出发,对急需紧缺人才的发现🐦、特殊政策、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引进、培育、以及用好用活各类急需紧缺科技人才的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方向4:高效能创新网络与治理(题目不得调整,可增加副标题)
题目15:后疫情时代上海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问题研究
研究内容🟥:全面梳理大国博弈和全球疫情对上海国际科技合作带来的新挑战,结合当前形势,深入分析后疫情时代上海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提出未来上海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16:上海引进国际一流研发机构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国内外主要城市引进国际一流研发机构的典型做法,在分析上海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引进国际一流研发机构的主要方向、潜在对象、引进路径与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17: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协同攻关能力提升与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落实《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跟踪调研长三角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最新进展🏊🏼,对协同攻关现状开展评价研究🌨,提出进一步提升协同攻关能力的有关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18𓀖🖕🏿:上海形成全域创新格局的空间布局与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对上海创新空间布局和创新要素分布进行全面分析,从区域协同、要素配置、功能提升等方面🏃♂️,研究提出上海形成全域创新发展格局的有关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19:上海科技创新政策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研究
研究内容:借鉴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风险评估与治理的有关经验🎻,构建上海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体系,对上海科技创新政策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研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20🏊🏻♂️:促进上海跨境技术交易便利化研究
研究内容🚴🏽♂️:从上海构建和完善全球创新服务网络的实际需求出发,梳理分析上海在搭建跨境技术贸易平台、打造全球创新技术交易网络过程中制约技术跨境流动的主要障碍,从监管机制、融资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21:促进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管理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梳理当前全球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发展态势🙎🏻♂️,分析上海相关管理机制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提出上海促进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22:依托浦东引领区建设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功能研究
研究内容:深入分析当前上海开展全球创新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依托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制度优势😤,研究提出上海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功能👨🏼、打造全球创新网络重要枢纽的政策需求、实施路径和有关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23🥍:提升上海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举措研究
研究内容:梳理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与主要内容👸🏻💆🏿♀️,分析上海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的短板与不足,研究提出营造全社会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提升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举措与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题目24:科技传播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分析国内外科技传播主要实践模式👩🏿✈️、理论流派等,梳理国际优秀实践案例,建立传播主体、议题方式💃🏿、政策制度等的国际比较研究框架,提出科技传播政策引导、国际合作交流等的对策建议。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
专题二⏯、自选项目
研究目标😛🚣🏽:围绕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政策、案例、以及软科学研究方法等自行选题开展研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题目不应与专题一的研究题目重复🐳。
方向1: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则🐏、政策研究;
方向2👩🏼💼:国内外重大科技原创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新型科研机构案例研究;
方向3🤽🏿♀️:技术预见、产业技术路线图、技术创新图谱和基于技术创新的重大项目或工程预研究;
方向4👱🏻:软科学研究方法和创新方法研究🟰;
方向5🌻:其他相关的软科学研究。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10万元。
专题三、青年项目
研究目标♙:鼓励青年软科学研究人员面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结合自身研究方向自行选题开展研究,题目不应与专题一的研究题目重复。
执行期限: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5万元。
项目负责人要求🛐:申请者年龄应未满35周岁(1987-1-1及以后出生)
二🚶➡️、申报要求
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遵循以下要求:
1. 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2. 研究内容已经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不得重复申报。
3. 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符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4. 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时,上传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
5. 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6. 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当真实、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
7. 每位申请者限报1项🏃♀️➡️。
三、申报方式
1. 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送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http://www.sh.gov.cn)--政务服务--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入申报页面🫅🏿,或者直接通过域名http://czkj.sheic.org.cn/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如尚未注册账号,请先转入“一网通办”注册账号页面完成注册),进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进行项目申报;
【继续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2. 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21年12月9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1年12月28日16:30。
四、评审方式
主题项目采用第一轮通讯评审🖖🏽、第二轮见面会评审方式
自选项目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
青年项目采用一轮见面会评审方式。
五、立项公示
上海市科委将向社会公示拟立项项目清单,接受公众异议。
六、咨询电话
服务热线:021-12345📣、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1年11月30日